不间断的建设
因为政府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信发集团纸面石膏板项目急用的零部件终于顺利到场安装。对信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怀涛来说,最欣慰的事莫过于此。
此前,由于受疫情影响,一批来自临清的钢构产品无法及时运达工地。经聊城市、区有关负责同志多方协调,信发集团及时拿到通行证,保证了施工进度。

进度有了保障,建设现场更加有序。经过200多名工人连续十几天的持续奋战,全国最大的石膏板车间现出雏形,距离今年6月项目能投产运营又近了一大步。
而在50公里之外,同样的场景也在总投资超过17亿元的滨州铝基轻量化结构件高端制造基地项目上演。
由广州和德轻量化成型技术公司和魏桥创业集团合作建设的滨州铝基轻量化结构件高端制造基地项目,充分融合魏桥铝电资源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广州和德轻量化装备技术的先进性,规划年产件将达到1700万件,合计约4.5万吨液态(半固态)模锻铝合金结构产能,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6.5亿元。
为了保证建设不中断,滨州当地紧盯企业做实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工人短缺、物流不畅、防疫物资缺乏等实际困难。魏桥创业集团轻量化项目施工负责人王增亮表示,根据目前管桩进桩情况及现在桩机施工情况,大约十天左右就能结束。
不寻常的下沉
道路运输是否畅通、复工人员能否按时到岗、上下游企业的任何意外都会波及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正常运转,但是闪电新闻记者在梳理中发现,面对疫情在短期内带来影响,几乎所有企业都选择积极应对,更以辩证的视角找寻发展新空间。而这些企业的底气,皆来自各地政府部门的“下沉式”服务。
2月21日上午,2020年淄博市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主会场设在临淄区天辰齐翔尼龙新材料项目现场。

作为省新旧动能转换入库项目,总投资200亿的天辰齐翔尼龙新材料项目,依靠自主技术生产的高端新材料,广泛应用在军工和信息技术等产业,而此前项目落地的最大难点落在土地上。但让项目代办员没想到的是,第一批500亩用地上报省里后,很快就有300亩批次被批复。
为了保障像天辰齐翔新材料这种重点项目的开工用地需求,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专门出台12条新政,不仅允许疫情防控、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等项目可预支一定数量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建设项目新增用地审批,还精简审批流程,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容缺受理”许可,涉及规划许可、用地保障、不动产登记等多个行政审批环节。
这不只是发生在行政部门里的弧度,更是疫情下山东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盘大棋。为应对疫情,全省各级部门不断出台支持政策,并通过“下沉”的方式把政策送进企业,帮助企业切实解决复工复产的实际困难。